联系人:侯经理
手 机:133-9538-5717
电 话:133-9538-5717
网址:www.18653870586.com
地 址:泰安市泰山区农大科技产业园
新闻动态
复合土工膜的导水特点分析
>>返回<<

    复合土工膜的导水特点可根据薄膜的透水性确定,要求织物的渗透系数(kg)应满足:所选土工薄膜的渗透系数小于1·0×10-11cm/s;Tg为土工织物的厚度(mm);α为铺设复合土工膜的坡角为18·4°。

    铺膜范围从坝踵基坑底开始,至校核洪水位间的整个上游坝坡。为防止坝基渗漏,在上游坝坡脚处开挖截水槽,深入下伏弱风化基岩内。设计截水槽深2 m,底宽0·5 m,两侧边坡1∶0·5,下部1 m回填C15混凝土并将复合土工膜锚于其内,上部1 m回填筑坝土料。校核洪水位处采用直角锚将复合土工膜锚于坝体中,锚坑断面为0·4 m的正方形沟槽,锚接长度1·5 m。在坝体与两岸山坡交界处,沿内坡面开挖固埋沟至弱风化岩层并与截水槽相连,固埋沟深1·5 m,底部宽0·5 m,两侧边坡1∶0·3,下部1 m回填C15混凝土以锚固复合土工膜,上部0·5 m回填筑坝土料。为防止库水沿涵管与坝体的接触面发生渗漏,将复合土工膜锚于涵管进口的混凝土中。

    由于土工织物与土石介质间的摩擦系数小于土石介质间的摩擦系数,将影响防渗体的稳定性,须复核复合土工膜与坝坡、复合土工膜与保护层间的抗滑稳定性。复合土工膜受上游水压力及保护层、护坡自重作用,与坝坡面接触的土工织物垫层能提供充分排水,接触面上不存在滞留水反压力,因此,复合土工膜与坝坡间的抗滑稳定性较好。为确保整个防渗体的稳定性,在上游坝坡面增设4道锯齿状防滑沟,沟深0·2 m,底宽0·2 m,下部边坡垂直,上部边坡1∶1。

    复合土工膜与保护层间的稳定性与保护层、护坡的透水性关系密切。红口箐水库坝坡防渗体的保护层系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碎石层,当库水位下降时,侵润面与库水位将同时

打印此页】 【顶部】【关闭